近日,在國家口岸管理辦公室、中國電子口岸數據中心的指導下,深圳海關與深圳市商務局聯合推出的中國(深圳)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正式投入使用。在深圳機場通關的國際物流企業可通過該平臺實現通關、物流協同線上辦,提高物流作業效率,進一步促進航空物流全鏈條信息集成,加強各類市場主體之間信息互通。平臺的啟用促進了深圳空港通關智能化,為空港企業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,助力深圳國際航空樞紐高質量發展。 深圳機場國際貨站進出園區的車輛源源不斷,理貨平臺上,叉車井然有序地將已放行的貨物裝載入車,現場已見不到貨代和報關員的奔前跑后,他們正坐在電腦前通過信息平臺查詢著今日貨物的通關狀態。 據介紹,該平臺主要有三大特點,首先是對接端口廣,適用主體多,可對接貨站、航司、貨代、報關行不同主體的系統,將通關和物流領域的上下游單證連接起來,打破信息孤島,實現信息互聯互通。其次,一次對接,多次運用,有效降低企業成本。航司或貨站僅需與平臺一次對接,可將數據交換到各地相關的合作對象,減少多次對接的軟件成本和人力成本,且所有服務均為免費,為企業節省大量數據傳輸成本。此外,線上作業可以提高效率,便捷業務開展,現場跑腿次數預計可由4次減至1次,貨站原本需花費大量時間在找貨、調貨、臨時調度安排上,通過此平臺,可減少貨站找貨、貨代現場等待時間。 該平臺是海關落實2022年全國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的重要舉措,深圳主動爭取成為國際貿易“單一窗口”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臺首批試點建設,依托國際貿易“單一窗口”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臺,結合深圳口岸企業訴求,圍繞“通關+物流”建設思路,為企業提供定制化的優質服務,將通關資源和物流資源進行全鏈條結合,實現了空運業務“單一窗口化”。
|